Saturday, July 19, 2008

1-1-2009重開‧小白變中華




魏家祥表示,白小原校的面貌不會改變,不過,名稱將被更改。(圖:光明日報)


(布城)經過8年迄今2755天的關閉,使學生被迫把廟宇當作臨時校舍的白沙羅華小原校(白小),終於重見天日。教育部副部長魏家祥今日(週五,18日)下午捎來好消息,宣佈白小原校將在明年1月1日新學年全面重開,預料將易名為白沙羅中華小學。
這意味著所有目前在白沙羅新村阮梁聖公廟上課的師生,終於可以重返他們牽腸掛肚的原校上課。但遺憾的是,這些年來為白小原校苦心奮鬥,不久前病逝的白小保校工委會主席熊玉生,無法看見這個完美的事件。
魏家祥透露,白小重新啟用,落實國陣政府在308大選前的承諾,同時,白小原校的面貌不會改變。不過,白小名稱將被更改,惟目前還沒有正式取名。
原校面貌不會改變
據白小保校工委會代主席邱俊華指出,魏家祥建議白小原校易名為白沙羅中華小學。
白小保校工委會委員週四(17日)到布城教育部會見魏家祥,聯同出席者還有雪蘭莪州督學及八打靈教育局官員。
魏家祥過後在記者會上指出,白小原校將會有6個班級;即一年級至六年級,但不會落實全日制上課。
“白小將實施上午班制,但校方擁有自主權決定在下午進行課外活動。”
他說,白小目前共有87名學生,其中53名學生是在628白小晚宴後招收的新學生,反應相當好,而相信新學年能夠吸引更多的學生就讀。
他披露,教育部將在8月討論白小的招生問題,然後在9月杪通過招生計劃,再安排白小的師資。
“我勸請家長放心送孩子來白小上學,新的校名並不重要,我相信家長不會因為校名才送孩子來上課。”
解決交通噪音問題
教育部副部長魏家祥說,在白小原校重新啟用之前,教育部必須解決位於大路附近的白小原校,所面對的交通及噪音問題,以便學生能夠安心上課。
他透露,教育部委任的獨立稽查公司需要提呈兩份報告,分別是提升白小原校的交通系統以及降低白小原校的噪音問題。
“教育部需要改善白小原校的泊車及交通問題,學校課室的噪音還好,但草場的噪音高達65分貝。”
魏家祥也說,教育部也委任一間清潔公司,為白小原校提前進行清潔及維修工作,確保多年沒有啟用的校舍,能夠適合師生使用。
教育部長拿督斯里希山慕丁曾說,根據白小家協於1999年9月24日提呈給教育部的申請搬遷函件指出,家協是基於數個因素而要求教育部批準搬遷,包括安全(進出學校的道路狹窄及停車位不足)、健康(師生面對嚴重的空氣及聲音污染)及舒適(校地窄小不足以容納日益增加的學生人數)理由。
每班最多35人
教育部副部長魏家祥說,該部希望重新啟用的白小原校,可以在2009年新學年每班招收最多35位學生。
“我希望是每班不少過15人,但也不超過35人。”
依照魏家祥的計算,如果一切順利,重開的白小原校明年的學生人數將高達約210位學生,創下原校關閉以來,最多學生就讀的記錄。
魏家祥促請那些要求轉校白小的學生聯絡各州縣教育局,然後通過督學的協助,再交由教育部處理。
校長的話必堅持到白小重開黃真莉不回原校教書
白小原校即將重啟,原來在原校執教的義務教師及校長也將面臨“失業”危機,但他們還是先以白小重開為優先考量,並會堅持至白小正式重新啟用後,再想自己的未來。
曾奪《光明勇士獎》的白小原校校長黃真莉指出,她本身已不打算重返原校,但她一定會堅持到白小重開。
她說,自副教育部長魏家祥在數月前,宣佈白小將於明年1月重新啟用後,學生都非常期待重返原校上課的日子。
“當時,家祥到阮梁聖公廟拜訪學生,並且親自宣佈這項消息,學生都拍手叫好,老師們也感到開心,這意味學生即將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她披露,副部長也建議,原校重啟後,若老師有意繼續投入教育行列,可由教育部安排,讓他們重新接受師訓受訓或當臨教。
她說,部分老師也有此打算。至於她本身,會否全職投入教界或投入新的領域?黃真莉聲稱,她未有詳盡計劃,但她已不打算重返原校教書。
白小原校目前共有10位義務教師, 其中一名是退休校長,學生共34人。
白小保校工委會基本訴求
重開/重新啟用後的白小:‧在名稱上和實質上是一間華小;‧這是教育部承認和承擔的學校;‧這間新學校將優先照顧八打靈17區的村民。
現階段工作重點和進展
1. 噪音測試‧由教育部所委派的專業顧問公司負責;‧測試不同時段的噪音指數;‧測試不同位置課室的噪音指數;‧若發現噪音過高,將進行針對性的改善措施,例如相關的課室安裝冷氣。
2. 學校範圍交通概況調查與規劃‧由教育部所委派的專業顧問公司負責;‧測試不同時段的交通流量;‧若發現交通狀況不符合安全, 將進行針對性的改善措施,例如車輛進出路線的安排。
3. 維修白小原校建築損壞的部分‧由教育部負責聯繫公共工程部負責;‧白小原校部分屋頂、屋簷損壞;‧安排課室和教師辦公室的桌椅;‧安裝課室/教師辦公室的風扇/冷氣等設備;‧若有必要,建議粉刷建築物;‧清洗建築物;‧其他:例如學校名稱的牌子等。
4. 安排重新啟用後原校的校長和老師‧白小原校安排在新學年開學時重新啟用;‧由教育部指示雪州教育局華文督學負責委派校長和老師;‧校長和老師的等級和人數視學生人數而定;‧目前的目標是開學時至少有150位學生,避免原校變成微型華小。
5. 吸納新生進入白小原校就讀‧現有在阮梁聖公廟上課的學生將進入原校;‧鼓勵17區和鄰近地區的家長將孩子送到原校上課(新生/轉校生);‧學生來源以17區和鄰近地區為主;‧學生人數建議設定在500至700人之間,避免學生過於擁擠;‧建議採取全日制上課,只有上午班,沒有下午班。
6. 現有老師的安排‧原則上繼續錄用,直到另行通知為止;‧基本上至少錄用至31/12/2008;‧原校重新啟用後,若老師有意繼續投入教育行列,工委會將‧聯繫教育部,安排老師進入師訓受訓;‧老師也可以自行選擇投入新的領域;若有需要, 工委會將協助安排就業。
你知道嗎?白小原校2001年關閉
2001年1月2日,教育部諭令封鎖擁有77年的白小原校,嚴禁任何人踏入白小原校,同時命令仍在白小原校上課的學生前往培才二校報到,否則將被終止學籍。
根據教育部的說法,白小原校附近因人口密度造成空氣污染、噪音干擾、交通阻塞等問題而必須遷校。
在白小原校被關閉8年,白小保校委員會依然在阮梁聖公廟的貨柜箱內為學生提供華文教育機會。
已故的白小保校工委會主席熊玉生積極爭取白小原校重開,奔走全國、動員各地華裔草根組織、與政府對話。今年初,教育部長傳來佳音,重開白小原校日見曙光,然而,熊玉生卻等不到見證校門重開的一天,不幸於大選後兩天,即2008年3月10日因心臟病併發離世,享年70歲。
如今白小原校重開,熊玉生、義務教職員及其他爭取保校的人士功不可沒。
校長:遷校救了中華
霹州微型華小──巴力士乃坡中華華小的董事長潘錦榮在獲知該校或被遷往白小的消息後說,倘若教育部確實允准該校被遷往白小立校,他將會感到很欣慰。
“如果政府再不遷校,士乃波巴力中華華小恐怕就得面對因學生人數日少而被迫關閉的命運了。”
他披露,校內唯一的華裔學生來自巴力,每天由2名教師負責載送這名學生上下課。
“這名學生的父親是本校校友, 所以雖然他們的住家和學校有一段距離,他仍願意讓孩子到他的母校上課。”
你知道嗎?園坵人口外遷瀕關閉13學生僅1華裔
獲准遷校至白小原校的霹靂巴力士乃坡中華小學,坐落在距離巴力11公里的園坵住宅區。
這所成立於上世紀50年代的華小,剛成立時有30至40名學生,在60年代達到學生人數有60人的高峰期,不過,園坵居民人口80年代時外遷,學生人數一直下跌,最近20年來一直維持在8至13人,是面對關閉危機的微型華小。
據了解,今年報讀巴力士乃坡中華小學的學生有13人,其中兩名馬來學生是由一名馬來老師帶來就讀。如果明年沒有新生報讀,學生便只剩下11人。
在這種情況下, 學校董事部於5 月杪正式致函教育部,申請遷校到白小原校。
根據學校董事長潘錦榮的說法,選擇遷校白小,是因為白小已有現成的建築物無須籌款興建, 可以立刻投入教學工作,延續學校辦學使命的最好方法。
據了解,學校於2000年計劃遷校時, 曾有一家發展商同意捐獻位於斯里依干達約6英畝的地段及建校, 可是發展商於次年與學校簽署協議書之後,卻沒有說明動工日期。
巴力士乃坡中華華小簡介學生: 13人(巫裔生9人、印裔生3人、華裔生1人)教職員: 7人(校長1人、教師4人、書記1人、校工1人)建校年份:1952年


No comments: